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2025年1月9日,Unraid 正式发布
7.0
版本,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 6.X
版本时代,正式进入 7
版本时代。值此之际,我认为为新手朋友提供一套完整的入门教程是很有必要的。这篇文章是本系列的开篇之作,旨在帮助大家正确认识 Unraid 系统。我们将从它的起源讲起,梳理它的优势与短板,最终帮助大家判断它是否适合自己。
1. Unraid 的起源:从个人需求到存储创新

在科技世界中,许多发明都源于一个简单的需求或灵感,Unraid 也不例外。它的诞生并非来自庞大的研发团队或高额的资本投入,而是源于创始人 Tom Bortensen 对个人数据存储的深刻思考与执着追求。
1.1 一个 DVD 收藏家的烦恼
时间回到 2004 年,高分辨率电视(HDTV)刚刚开始走入千家万户,家庭娱乐正经历一场革命。Tom Bortensen,一个热爱科技的电影爱好者,拥有一个庞大的 DVD 收藏。他决定将这些 DVD 数字化,存储到硬盘中,以便通过媒体服务器在电视上播放。

然而,这个过程并不轻松。每一张 DVD 的 rip(提取)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Tom 很快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硬盘坏了怎么办? 他不仅会失去辛苦 rip 的数据,还要重新投入大量时间。这种担忧促使他开始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数据。
1.2 传统 RAID 的局限
当时,传统的 RAID(如 RAID 5)是数据保护的常见解决方案。然而,Tom 发现 RAID 并不适合他的需求:
- 重新格式化的麻烦:传统 RAID 要求所有硬盘重新格式化并重新构建阵列,而 Tom 的硬盘上已经存储了大量数据,他不愿意为了构建 RAID 而丢失这些数据。
- 灵活性的缺失:RAID 要求所有硬盘同时工作,无法单独使用某个硬盘。Tom 希望一种更灵活的解决方案,能够随时添加或移除硬盘,而不影响现有数据。
1.3 从 Linux 到 Unraid 的诞生
作为一个技术爱好者,Tom 决定自己动手解决这个问题。他利用自己的 Linux 知识,发现了 Linux 2.4 内核中的 MD 驱动程序,该驱动程序支持 RAID 5 和 RAID 1。以此为起点,Tom 深入研究了 Linux 的块设备层,并开发了一个全新的存储系统。
Unraid 的核心设计理念与传统 RAID 截然不同:
- 独立文件系统:每个硬盘都有自己的文件系统,而不是将所有硬盘合并为一个逻辑卷。这种设计允许用户在不重新格式化硬盘的情况下添加奇偶校验保护。
- 块级奇偶校验:Unraid 通过块级奇偶校验提供数据冗余,而不是像 RAID 5 那样使用条带化。这意味着即使一个硬盘故障,用户仍然可以访问其他硬盘上的数据。
- 灵活性:Unraid 的设计允许用户随时添加或移除硬盘,而不需要重新构建整个阵列。这种灵活性非常适合家庭用户和小型企业。
1.4 从个人项目到商业产品的蜕变
在成功开发出 Unraid 的原型后,Tom 的儿子意识到这款产品不仅对自家有用,还具备广泛的商业价值,于是建议将其推向市场。Tom 采纳了儿子的建议,并于 2005 年创立了 Lime Technology,正式开启了 Unraid 的商业化之路。
同年 9 月,Tom 完成了第一笔 Unraid 服务器的销售。
在 Unraid 的早期阶段,用户群体主要由技术爱好者和家庭用户构成。他们通过论坛积极参与反馈,为 Tom 提供了宝贵的改进建议。例如,用户共享文件系统(SHFS)和缓存驱动器(即最开始的缓存池功能)的开发,都是基于社区需求的直接响应。这些功能不仅满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也推动了 Unraid 的不断进化。
2. Unraid 的优势与短板
2.1 Unraid 的优势
Unraid 具有灵活、易用、成本低、社区支持强大以及第三方资源丰富的优点,这些优点使 Unraid 尤其适合家庭用户和小型企业用户。
- 灵活:Unraid 的阵列支持混合硬盘配置,无需复杂的 RAID 设置,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随时扩展存储容量。如果用户有更高的要求,Unraid 也支持配置更高级的 RAID 阵列(例如 ZFS 阵列),实现读写性能更高的存储池。
- 易用:Unraid 的管理通过一个直观的 Web 界面进行,该界面提供了常见任务的基本控制以及高级调优选项。Unraid 在很多的配置中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适用于大多数用户需求的默认设置,同时也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调整。这使得 Unraid 在需要时直观易用,在需要时又可高度定制。
- 硬件成本低:Unraid 支持广泛的硬件配置,可以利用现有设备,无需购买专用硬件;除了物理硬件层面,Unraid 在数据安全方面也实现了“低成本”——利用校验功能为用户提供一种简单且成本低的数据保护手段。
- 强大的社区支持:Unraid 的用户社区(Unraid Forums)以其活跃性、多样性和互助性著称,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支持。无论是新手还是高级用户,都可以在社区中找到所需的帮助和灵感(基本上关于 Unraid 的 90% 问题都可以在论坛中找到答案 )。社区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态度也使得 Unraid 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
- 丰富的第三方资源:社区开发了大量第三方工具和插件,用户可以通过 Community Applications(社区应用)轻松安装,扩展 Unraid 的功能。并且,社区成员还制作了大量的教程、视频和博客文章,帮助用户解决常见问题和优化系统配置(但由于主要都是以英文为主,因此相对中文用户来说有一定的门槛)。
2.2 Unraid 的短板
Unraid 系统虽然以其灵活性和易用性著称,但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短板,以下是对其不足之处的总结:
(1)写入性能较低
这一问题被用户吐槽的最多,尤其是当存在校验盘的情况。阵列写入速度较慢的原因主要与奇偶校验机制有关。当存在校验盘的情况下,Unraid 使用奇偶校验来保护数据,这意味着每次写入数据时,系统不仅需要将数据写入目标磁盘,还需要更新奇偶校验信息。这个过程会导致写入速度显著降低,通常只有读取速度的 30% 到 40%。这对于需要频繁写入操作的场景(如视频编辑或数据库应用)可能成为瓶颈。
写入速度慢的具体原因:
- 奇偶校验计算:每次写入数据时,Unraid 都需要计算并更新奇偶校验信息,这会增加额外的计算开销。
- 磁盘性能:传统机械硬盘(HDD)的写入速度本身较慢,尤其是在随机写入场景下。
- 阵列结构:Unraid 的阵列设计是为了灵活性和数据保护,而不是追求最高性能。
- SHFS Overhead 问题:SHFS(Unraid 的共享文件系统) 负责将多个物理磁盘和缓存池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共享文件系统。然而,SHFS 在实现这一功能时,会引入一定的性能开销,具体请参考博主的另一篇文章《为什么unRAID下载/拷贝文件时CPU占用高:详解FUSE-SHFS、I/O问题和解决办法》。
(2)不洁关机风险
Unraid 对“不洁关机”(Unclean Shutdown)较为敏感。如果服务器因意外断电或强制关机导致不洁关机,可能影响数据完整性和系统稳定性。
博主接触过一些因为断电或意外关机所导致的系统 U 盘文件出现问题,进而导致系统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此时往往就需要重新安装系统来解决,但前期的排查往往无法第一时间定位具体的原因。
(3)校验盘与数据盘的更换操作相对复杂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拥有一个 2T 大小的校验盘,1 个 1T 大小的阵列数据盘。当你希望使用一个 4T 大小的数据盘去更换阵列中 1T 大小的数据盘时,你会遇到一个基本的问题:校验盘的容量不能小于阵列中容量最大的那一个数据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你需要先将 2T 校验盘里面的校验数据拷贝到 4T 盘上,然后让 4T 盘作为校验盘使用,进而才可以去更换数据盘。
为了保护校验数据,你需要进行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操作,这个过程对新手用户来说会显得比较复杂。更详细的操作步骤可以看官方的操作说明:The Parity Swap Procedure 。
(4)团队小,进度慢

在 2023 年的时候,我回复过一个帖子,里面就提到“本质上 UNRAID 也只是个小公司开发的一个相对小众一点的系统”:

人力成本以及收入共同制约了 Unraid 开发团队的规模,我在 2024 年写的《2024 Unraid 新付费制解读》中就提到了这些点,大家可以去了解。
(5)正版费用高
前面提到 Unraid 在 2024 年实行了新的付费制度,采取订阅制形式按年收费。以下是当前 Unraid 的收费价格:

以 2025/2/24 的汇率:1 美元 等于 7.25 人民币,Starter 版本就相当于人民币 355.25 元,Unleashed 版本就相当于人民币 790.25 元,终身版 Lifetime 折合人民币 1805.25 元。就当前最新的价格来看,在没有折扣的情况下,费用可以说是昂贵了,所以对于刚开始使用 Unraid 的朋友,建议先通过一个月的试用再决定是否需要购买正版。
3. 总结
总的来说,Unraid 无疑是一款优秀的 NAS 系统,它的优点和缺点都是明显的,加之现在国内的 NAS 系统厂商也都在慢慢的崛起(绿联、飞牛等),而最终决定是否愿意为此付费还得看这款系统是否适合自己—— 没有最好的系统,只有适合自己的系统。
- 作者:JackieWu
- 链接:https://www.jackiewu.top/article/unraid-7.0-introduction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